學院舉辦道德講堂—感動校園人物事跡分享活動
7月1日下午,學院舉辦了道德講堂—感動校園人物事跡分享活動,本次活動既是對2014年度感動校園人物事跡的宣傳與分享,也是學院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。道德講堂由黨政辦公室副主任張海兵主持。在家的院領導、中層干部、專業(yè)帶頭人、骨干教師、2006年以來的新聘人員及部分學生代表參加活動。
本次道德講堂共設“唱歌曲、看短片、談感悟、送祝愿、提希望”五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講堂開始,全場師生齊唱了《公民道德歌》,為整個活動營造了良好氛圍。隨后,短片中,講述了2014年度學院感動校園人物四位師生的感人事跡。他們是堅守在教學一線的模范--汽車工程系袁長林老師,教子有方的楷模--公路工程系王樹兵老師,為他人帶來歡樂的開心果--梁耀文同學,不計回報、默默耕耘的學生干部--敬希雷同學。
訪談中,他們用一顆真誠的心與觀眾交流,與年輕老師談經(jīng)驗,與身邊同事談感悟,與同學們談未來,他們身上所散發(fā)的正能量、閃光點使得全場師生深受觸動。歷屆感動校園人物李立樹、張艷芬、翟望榮、崔宇峰老師為他們頒發(fā)了第五屆感動校園人物獎杯。
黨委書記劉興華作了重要講話。他指出,今天的活動中他看到了學院老師們教書育人、傳道授業(yè),學生自強不息、努力學習的楷模。他希望大家應有讀者意識,一是要讀懂我們所處的時代,取現(xiàn)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營養(yǎng)。當前社會呈現(xiàn)出前所未有的一些時代特征,如速度大于質量,焦慮大于幸福,快感大于思想。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,這些僅僅是浮現(xiàn)在表面的時代碎片,并非時代的本質。冷靜想來,這是一個轉型的時代,也是一個重建的時代,教育將越來越凸顯它形塑國民性格和社會形態(tài)的力量,所以,無論是教師還是同學們,都無須浮躁,無須消極,而須捫心自問:在這個我準備好了嗎?二是要讀懂我們身邊的人。特別是要讀懂我們身邊勇于奉獻的人,為孩子們樹立榜樣的人,諸如我們歷屆感動校園人物,他們是在學院激起道德力量的人,這種力量勢必會在全院形成積極向上的正能量。
積善之家必有余慶,積惡之家必有余殃,這是我們千年文明所積淀下來的道德古訓。道德講堂作為一個崇德?lián)P善的平臺,倡導大家厚德善行,見賢思齊,擇善而從,在平凡的工作中成為道德的傳播者、實踐者和受益者。道德講堂的舉辦必將提升學院師生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,提升學院精神文明建設水平,推動文明創(chuàng)建工作再上臺階。
發(fā)布者:王文艷